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如果更深一层思考的话——另一个角度看待小六中文试卷难度过高的问题


  来说说最近在面子书上闹得沸沸扬扬的UPSR事件吧!事情发生以后,各大报章开始大肆报道小六生的题目难度过高,各界人士纷纷跳出来说话,甚至出现了“抄袭说”、“重考说”等等。鸵鸟小姐什么都不是,上不了报纸,只能在这里凑凑热闹。

  这个事件中,比较有思维的人,便是开始反思,把焦点关注在“为什么孩子会哭着出考场?”的问题上。是的,比起谴责出题者为何如此出题,还不如把焦点关注在这个问题上,更有建设性。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人也跳出来讨论了,也说出了“AAA俱乐部”家长的现象,因此这里也不提。这里,倒是有几个疑点,或许也可以提出问题。

  第一、照片来源。当然,在这里提出,并不是想追究照片来源的责任,只是想提出一些疑点。既然是投诉,应该不是家长便是学生吧?那么拍出来的考卷为何如此洁白?按常理来说,虽然答卷与问卷是分开的,但是考生仍然会在上面标下答案的记号。然而照片中,完全看不到任何字迹、也找不到任何写过但是被擦掉的痕迹。


   更贼地说一句,我国首相的26亿事件发生的时候,警察第一件事情就是表示要查出是谁暴露这个消息,而非26亿从何而来。那么作为一名大马读者,是否也提出照片来源的疑问呢?

   第二、报道用意。
   鸵鸟现在在大学念书,过去考过UPSR、PMR、SPM,一直都知道所有科目里,就数中文最难考。尤其是由中三升上中四的时候,那绝对是一个过渡期。2011年,SPM的中文考卷的试卷二(理解题)由选择题(Objective)改为简答题(Subjective)。当时,班上所有同学都无法适应试卷二的问题。主要面对的问题在于,抓不准怎么答题,有些题目的算分方式是以关键字为准,只要在句子里有指定的关键字,就能得到分数,就算只是写了一两行句子都能得到满分。有些题目的算分方式则是根据答案中的观点数量(point),多少个Point就有多少分数。当时,我也一度觉得无法适从,只有通过阅读,不断的阅读,才慢慢进步。然而,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这则新闻呢?在此,我列下几个我认为较为可能的原因:一、面子书的普及化,只要随手上传一组照片、影片,便有走红、引起关注的可能性。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要在面子书走红,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见得非常容易。因此,我们应该适当的怀疑,当中是否有人有意操控舆论的走向?这便是第二个原因:或许这阵舆论的背后,更大的用意是为了掩盖另一批舆论,只因操控者明白网民、人民容易被模糊焦点的特性。

   第三、是否应该往更高一层去探索?
   老师为何如此出题?当然是为了应教育局所制定的标准所需,换句话说,就是为了要达到教育局所定下的标准。那么,出题老师有错吗?相信出题老师在出题以后,这些考卷也需要经过审核。如若过于困难、或者过于简单相信这个考卷都会被要求修改。那么,出题老师有错吗?我们是否更应该问的问题是,当初提倡高思维的人究竟是谁呢?小心地思考,以免最终是由一名无辜的出题老师受到惩罚!

   第四、这份考卷真的不适合小学生吗?
   与其跟着别人一起起哄,不如好好地问自己,这份考卷难度在哪里?

   
   首先,让我们看这个问题。学校老师可能没有教过这类文章,但是老师肯定有教过一个技巧,那就是所谓的“删减法”。第一个答案以逻辑的角度来看,“爱”字更难,母亲绝对不是单纯的学不会写“我”字而已,所以也不可能会因为不会写“我”就非常遗憾的离开。(不要小看小学生!他们再怎么说也是12岁了!12岁!)所以答案肯定不是A。B的答案更匪夷所思,文中完全没有人要夺走母亲的爱,所以这个答案也是一样,淘汰!C的答案暂且不论,我们来看D,母亲到了生命最后一刻都不放弃努力,这个答案看上去与40题所问的问题疑点关系都没有,那么答案不就显而易见了吗?

 
 

    接着,让我们看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题目非常的鲜明,关键字就是:触摸时的感觉、活动后的感想。如果,这个题目不是这么问,而是换成:《如果我是一只兔子》又或者是《如果我看不见》,相信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回答。然而,这个题目只是结合了“如果我是一只兔子”和“如果我看不见”两个问题,为何无法回答?我们都相信,孩子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那么,这个问题究竟难度在哪里?如果这个题目有难度,那么以鸵鸟浅见,孩子应该无法回答《如果我会飞》这个作文题目,因为“飞翔”的概念比“摸兔子”的概念更不具体。为什么同样概念,只是问法不一样,小学生就无法回答?是否这跟小学生习惯了1+1=2的学习方式,什么样的问题就回答什么样的答案呢?

    无可否认,小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但是,试问他们的想象力真的得到认可吗?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真的受到父母、老师、教育制度、甚至整个大环境的认可吗?当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时候,他们是否曾经受过打击?还记得小的时候,老师曾经在考试中的题目是《我可爱的——》后面两格任由我们填充。当时,我填上的,是《我可爱的家》,写得非常愉快,然而分数也非常低。当我拿着考卷找老师理论的时候,老师给我的答案是:因为在她看来,我笔下的“可爱”的家,更像是“迷糊”的家。这个答案一直都留在我心里,至今仍耿耿于怀。当时的我只有11岁,无法接受自己拿到低分数,仅仅只是因为我认知中的“可爱”与老师认知的“可爱”有所差异。因为我爱这个家,家人所有有趣的举动,都是“可爱”的。然而,这个观点却硬生生地被老师否定了。试问,小学生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真的愿意再写出自己心中的观点吗?

    以上,是我观察这则新闻多天所看到的问题,如果想到新的,再上来补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和凡在一起六年,這六年來我改變了很多,我們也一步步趨向穩定。凡是一個讓我很感動的伴侶,在一起的日子裡,好幾度都有一把聲音告訴我:就是這個人了,在離開馬來西亞到台灣唸書前,好幾次我也對他說,不如我們註冊吧。凡說過,台灣有很多像他一樣的男生,或許我會發現他其實也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