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春晚与苹果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春晚,因为可以看歌舞表演、杂技,也因为那是当时除夕夜唯一可看的节目。长大后依然看春晚,但已不再像从前那般深受影响。但是,今夜的春晚让我有了新的感觉,一个从来都没有的感觉。
新鲜感?你认为我会这么说?或许按照行文的常理,大多数会是这个答案。不过抱歉,我想说的是恶心感。由衷地,让我觉得恶心。大概是联想到《西藏火凤凰》的内容:中国当局利用CCTV将西藏人神圣且有意识的自焚抗议,污名化为一种愚蠢的行动,指自焚的西藏人患有精神病、或者偷盗、抢劫、酗酒、打架,将他们形容为欠缺思考的恐怖民族。可笑的是,从小看的春晚,其实也出自CCTV,那么这些美好节目背后,又是什么意图呢?那些堆满笑容的表演者背后,又有多少剥削与厉害关系。
我忘了,中国只是一个经济开放的“朝鲜”,当人们嘲笑着北韩表演者机械化、节目歌颂化时,有多少人记得中国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苦功。可能是看了该书后,我突然发现,曾经喜欢看的相声节目里,原来满满都是歌功颂德,呈现民族和乐之景;突然发现,曾经期待观赏的歌舞节目,首首都是赞颂国家的歌谣;突然发现,原来中国表演者的眼睛也反映了许许多多制式化,而这一切从前的我竟不曾察觉。
大概,上帝叮嘱我不该吃下那颗名叫《西藏火凤凰》的苹果,但我吃下了;于是世界在我眼里变得更复杂,于是曾经犹如伊甸园的节目,在我眼中不再那般美好……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异地恋让你知道,你是否“非他不可”
还记得那天去咨询老师,关于未来硕士深造的事,老师第一个问题不是问我想去哪里,而是问我:“你男友也有打算读硕士吗?带着他一起去吧。”那不是建议或询问的语气,而是一种叮咛。异地恋很辛苦的。他淡淡地说。
同样的话,老师似乎和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说过,虽然不是亲眼所见,但是日后谈起都会发现这个共同点。我想,持教鞭多年的他,必定看了不少学生情侣的离散,所以有所感触,所以苦口婆心,但异地恋真的不是人们所说的那么辛苦,我是这么认为。
其实,在现代这个时代,异地恋并不是真的那么辛苦,至少我们能打通电话,能视频联系,交通发达,机票打折得好似不要钱。男友说,有一样东西是相同的,就是少了许多时间陪伴彼此。的确,那是一种失落,但是爱情真的仅建立于此吗?
很讨厌听到,分手的原因是因为,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如果维持一段感情,只是为了面对困难时,那个人在你身边,那这个人便不是你非爱他非要他不可的那个人。会一直深爱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某些优点,或者他所能付出的,让我觉得非这个人不可。简单来说,对方在心灵层面上,能给我什么?如果爱一个人,仅仅是因为他的陪伴,他的问候,那么为什么非爱这个人不可,只要去街上随便牵一个,都能达到这个要求,那么这段关系又有什么价值可言?
异地恋正放大了这一点——你的另一半除了陪伴,还能给你什么?残忍并直接地放大了,这个人除了陪你逛街、说废话、散步、看电影,还能给你什么更珍贵的。同时,也放大了彼此之间的观念差异,以及彼此解决差异的方式。一个可以给你心灵牵绊的伴侣,就算相隔两地,还是有方法,安抚那些别人无法安抚的情绪,开拓你的视野,和你一起脑力激荡。对我来说,爱情的价值便在于此。
一个人本来就可以过得很好,我会煮饭、会开车、有学识、有力气、灯管坏了能自己换、门把坏了会自己修、可以徒手拍死蟑螂,在没有认识男友以前,本来就一个人过,又怎么会过得不好呢?如果伴侣的用途仅仅建立于帮你解决生活的困难与陪伴,那么你到街上去喊一声“我要嫁人”,随便来一个都能符合你的要求,又何必非精挑细选不可?
或许,异地恋只是一个契机,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爱情观,正视彼此在关系上所缺少的事物。如果一段关系里,没有“非你不可”的因素在其中,就算没有经历异地恋,彼此在一起的时间拉长了,关系被击毁也是早晚的事。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白血都是这么被遗忘的,伤痕也一样
在没有星星的夜
我在沙滩上溅了一地白血
是的 玛舒丽
她也有过同样的遭遇
后来玛舒丽死了
我却仍然活着
无法像她那般 死去
悲壮地 死去
如果说 玛舒丽因为白血被记得
不如说 因为她流了白血并死去
所以 被记得
所以 即使我流了白血
那无非是一场秀
不足以 令人记住
不足以 满足欲念
一天后
白血会被沙滩的颗粒吸收
被海风吹干
被海浪卷入海底
然后被遗忘
仿佛不曾发生
仿佛 我不曾流过任何一滴
白色的血液
我在沙滩上溅了一地白血
是的 玛舒丽
她也有过同样的遭遇
后来玛舒丽死了
我却仍然活着
无法像她那般 死去
悲壮地 死去
如果说 玛舒丽因为白血被记得
不如说 因为她流了白血并死去
所以 被记得
所以 即使我流了白血
那无非是一场秀
不足以 令人记住
不足以 满足欲念
一天后
白血会被沙滩的颗粒吸收
被海风吹干
被海浪卷入海底
然后被遗忘
仿佛不曾发生
仿佛 我不曾流过任何一滴
白色的血液
那条想死的路
有一种心情,叫“想死”。但我这次想说的不是这种心情,而是实质意义上的“想死”。
第一次有这种念头,貌似是在小学的时候。几年级我倒是忘了,不过绝对是在三年级或以前。与其说是想死,不如说想让自己消失在这个世间,以逃避一些我不想面对的责任。那时,某老师交代我一张收据,要我交给母亲,但是不知怎地,我遗失了这张收据。一直觉得,这是一张非常重要的收据,将其遗失令我有些惶恐不安……
要是母亲问起怎么办……要是老师问起怎么办……我会不会挨骂?大概是这个时候,我突然希望自己就这样死去,这样便无需面对这些质问与责骂。这是第一次。
不过。谁也没问起,似乎不太重要。之后应该有大大小小这样的情况,但是我唯一想起的就是第一次,及近年几次。大学期间,曾经有那段非常难熬的一年,每天很忙碌,有做不完的事,却每件事都不舒心也不顺利。原本信任的朋友变得异常陌生,面对他们竟说不出半句想说的话,不管是抱怨还是真相,感觉自己说什么都是错,没有人想听,也没有人相信。那段时期,每每经过大马路,总会在想,万一骑车穿越这条马路时,意外被撞死,那么一切烦恼是不是就结束了……每经过一次,就想一次,反反复复的闪过自己被撞飞的场景,然后再想象要是自己离开人世后,留下来的人要收拾的烂摊子,就这样反反复复了一年。
最近一次,便是昨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却烦恼着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感觉想到的路都有缺口,一时之间做不出决定,开始想着“死”这件事。与其说死,不如说停留,或休止。要是我的人生就在这个地方休止,会不会好一些?那么就不需要烦恼走错路了。那么就不需要担心自己成为糟糕的大人了。那么就不需要面对越来越多“想死”念头出现的人生了。那么就……
但。其实我怕死。就像这篇肤浅的文章那般,我就那么地肤浅。我精神很正常,心理状态很正常,从来没有自残的行为,也没有尝试过任何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只是单纯的想象,想象自己如果止于今天,可以逃避些什么。大概就是绝望到想死,对自己绝望,对未来绝望,之类的。
放心吧,我怕痛怕鬼更怕下地狱,所以寻死这件事情实在做不到,不过肯定的是,未来会有更多想死的瞬间,而我得继续走在这条“想死”的路上,慢慢等待真正的死亡降临……
訂閱:
文章 (Atom)
凡
和凡在一起六年,這六年來我改變了很多,我們也一步步趨向穩定。凡是一個讓我很感動的伴侶,在一起的日子裡,好幾度都有一把聲音告訴我:就是這個人了,在離開馬來西亞到台灣唸書前,好幾次我也對他說,不如我們註冊吧。凡說過,台灣有很多像他一樣的男生,或許我會發現他其實也不怎麼樣,...
-
和凡在一起六年,這六年來我改變了很多,我們也一步步趨向穩定。凡是一個讓我很感動的伴侶,在一起的日子裡,好幾度都有一把聲音告訴我:就是這個人了,在離開馬來西亞到台灣唸書前,好幾次我也對他說,不如我們註冊吧。凡說過,台灣有很多像他一樣的男生,或許我會發現他其實也不怎麼樣,...
-
由于很久没有回家乡,加上没有在宿舍拍照的习惯,我已经许久没有为自己的身材拍照了。每天低头看自己的肚子,总觉得自己其实也没什么改变,体重虽然降了,可是数字上的改变,到底还是没有太大激励人的作用。 这天,站在宿舍的全身镜前看了看,发现自己的腰线似乎比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