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上炒饭的是一双皱黑的手,老伯看了我一眼,开始热情地用英文与我对谈。我愣了一下,心里嘀咕着:我长得像外国人吗?这家咖啡店坐落在一所私立大学学院对面,只需要穿过不到2公尺的马路便能抵达。所以,老伯会如此和我说话,并不是因为我长得像外国人,而是因为我学生气息未脱。
马来西亚是一个语言亲切的国家,看到皮肤棕色的便自然说起马来语,深棕色的便说英文,黄皮肤说华文,见到金发蓝眼睛的便说英文,到北马会自动说福建话,到中南马会自然说上广东话。我们就像吃了翻译年糕的人们,看到不同的人,便会自动转换不同的语言,这是一种自觉性的转换。一个人对另一种族群会说什么语言,反映出在他心目中,这种族群的惯用语言是什么。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老人家就算话语不流利,都会试着用华语和孙辈沟通,因为孙辈听不懂方言,所以用华语沟通会比较方便。年轻人看到老人家也会自动用生涩的方言问候,因为很多老人家不太会听华语。
回到槟城,在咖啡店我也会自动用福建话点餐、给钱,因此老伯迎上来便是满口英文,我的确吃了一惊。究竟是试了多少回,碰了多少次壁,让他有了即使是华人大学生也需要用英文沟通的印象呢?心里不是滋味,唯有埋头填饱肚子再说。
“你怎么吃得那么快啊?”吃完后,老伯又出现了,继续用英文和我聊天。
“好吃的话,记得叫你的朋友一起来吃哦!”他果然把我当作对面大学学院的学生了,继续用英文推销店里的产品。我看着他,不断笑着点头,很想告诉他,其实我会说福建话,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马来西亚,是一个语言亲切的国家。我在这个语言亲切的国家里,看见了大学生不爱或不会说华语的现象,有些心疼。曾何几时,大学生给人的印象是只爱说英文的年轻人?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